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治动态 >

网课“爆破者”们的狂欢与迷失

作者: 来源:【字体: 发布日期:阅读:3771

 2022-11-10 08:06: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杨代媛

初次进入“爆破群”的中学生王琪(化名)感到紧张且兴奋。这个群是他在刷短视频时看到的,刚进群的他就收到了群友发来的会议号和密码,并不断有人表示“我已潜入,准备爆破”。

随后,王琪根据群公告,修改了自己腾讯会议的账号名称和头像,随机选中一个会议号并潜伏进去。此时,这里已经有一名“同行”开始了他的“表演”:不断发送“老师我爱你”的弹幕。但王琪觉得有些羞愧,立即退出了网课直播,切回群内,已经有人开始分享自己的战果——某某老师被气哭、自己只放了几十秒音乐就被踢出直播间……

王琪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没有“爆破”活动时,这个群聊天的内容和自己的班级群一样,从抱怨班上同学到游戏漫画更新了什么内容,甚至讨论周末补不补课。而“爆破者”们的动机简单又极具恶意:就是为了“爽”。

前不久,一则“河南一教师网课后去世”的消息震惊网络,使得原本藏在暗处的“爆破者”们被曝光在大众视野中。这些未成年“爆破者”们的狂欢和河南女教师的悲剧背后,呈现出的是亟需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恶意入侵网课屡见不鲜

“从10月初,逼死妈妈的暴力就已经开始了。”刘老师的女儿在微博中这样写到。事实上,从今年9月初开始,全国各地的网络课堂中均有类似事件发生,这种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称为“网课爆破”。而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短视频网站中,“网课爆破”群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明码标价,“收费捣乱”。脸色极为不悦的老师和忍不住笑的学生,是这些被入侵的网课中最常见的场景。

网课“爆破者”大多会换上相似头像、相同名字入侵课堂。这些名字、头像大多来自当下流行热梗,如“梦泪”“终极猎手”,知情者一眼便能将其辨认出来。

“梦泪”源自游戏《王者荣耀》的职业选手梦之泪伤。在今年8月,B站视频《国服梦泪猎手登场!》根据电竞选手“梦泪”的游戏画面创作而成,爆火后让“梦泪猎手”成为“热梗”。除此之外,理塘丁真、网红孙笑川、纸片人、猪猪侠、Ikun,也都曾以头像、语音包、视频片段等方式,被“爆破者”发送至网课入侵的现场。

而今年9月,“梦泪”本人在微博发声,“玩梗没关系,但不能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吧”,并呼吁停止网络课堂发生的一些“恶作剧”。

陕西西安的曹同学近期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件。“当时我们正在上课,突然有人开始放一些游戏语音,我们老师明显愣住了。”据他介绍,老师愣了几秒后发现有人捣乱,就把捣乱者踢出了直播间。可没过多久,另外的捣乱者又相继进入,在弹幕中发送许多不堪入目的话语,甚至一直挑衅老师。“好在我们老师对软件操作比较熟悉,踢完之后就没人捣乱了,但也很影响我们上课。”上述学生说。

不只是在中小学,今年95日,一位来自辽宁高校的大学生曝光自己使用的网课平台遭恶意刷屏,引发热议。

王琪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许多“爆破者”都是学校里那一批最不被重视的学生——他们喜欢通过恶作剧等方式来引起注意,或者是单纯的厌学、不喜欢网课。

“在群里,大家会分享网课的会议号和密码,在捣乱之后还会相互交流‘经验’,彼此分享能够起到扰乱课堂秩序作用的音乐、视频等。”王琪说,有的群甚至会有序组织爆破,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广告招人和“揽生意”。

随着事件的发酵,部分平台已经开展巡查和处理,清理掉了相关违规内容并封禁了部分违规账号。

青少年心理健康亟需重视

据王琪透露,他们挑选的爆破对象,大多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因为这样的成功率很高,年纪大的老师一般不太会操作(电脑)。”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马皑认为,网课“爆破者”的行为类似现实中的寻衅滋事,侵入别人的领地干扰破坏,并从对方惊慌失措、避之不及的反应中获得快感。这与近几年未成年人中改装摩托车、电动车玩“炸街”的心理特点类似。

“虽然参与网课‘爆破’的未成年人数量不少,但动机与目的并不一致。”马皑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好奇和寻求刺激,大多是初次参加的。在他们眼中只是参与了更具刺激性、更有场景性的游戏,以好玩为目的。第二类是抱着恶作剧的心态,恶心别人满足自己,追求自我显示。第三类是积极的组织者,尤其是在“业内”名气比较大,经常被人请出山的“高手”,他们通过网络霸凌获得圈子里的名声与地位,寻求受人瞩目的、名星般的成就感。第四类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酸葡萄效应,往往是学习成绩差、缀学的孩子,通过在课堂上捣乱,干扰其他孩子正常上课,获得心理平衡。有的是里外勾结,不想上课交作业的孩子从校外请“爆破者”破坏课堂秩序。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医师杨文静表示,在青春期,青少年们往往叛逆、易冲动,加之生活中的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父母的责备、老师的不关注、同学的厌恶等需要发泄口,“网课爆破” 因此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的选择。

此外,杨文静补充道,“从众心理”也是造成“爆破者”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在青春期,孩子们的辨别能力有限,一旦某个小团体的成员大多都参与了某项活动,那么剩下的孩子若不随大流参与,很可能被排挤,“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很多‘爆破者’会觉得我只是跟风玩梗而已,并没有很严重”。

马皑认为,这类行为只有青少年敢去做、会去做,因为特别幼稚。究其原因,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人格逐渐定型的关键期寻求自我同一性,以及他们的需要特点有关,有时也是逆反期的表现。“越是别出心裁、无所忌惮的活动,越能让他们感受自我控制的自由,这是突破家长与学校约束的自我实现。”

杨文静表示,这次的事件值得社会和公众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首先,事件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明确了多方的责任,家长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校方可以通过心理测查、心理咨询等形式,早发现早干预,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马皑则认为,无论个人、群体、社会包括法律,我们对网络时代都处于逐步适应的过程,有时甚至从血的教训中发现问题,才能去寻找解决方案。参加“爆破”行动的未成年人未必知道自己行为的法律责任,更不清楚自己参与网络暴力可能会因为集合效应而“杀人”。

“各大网课平台应及时更新相关功能,将‘爆破者’拒之门外;落实网络实名制,让违法者无所遁形;对‘爆破者’行为给出法律定性,并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衔接,这些是防范该类行为的有效举措。”马皑说。

多方需面对的法律问题

“河南一教师网课后去世”事件引发了诸多讨论——此次事件中,去世老师能否被判定为工伤?学校或网课平台是否需要担责?这些未成年的“爆破者”又违反了哪些法律?

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兆庆表示,认定是否工伤的关键,在于刘老师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刘老师是在疫情居家办公期间,通过网上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刘老师的家中也应被认定为工作场所。“刘老师突发疾病的时间,是在工作时间之内还是之外,对于工伤的认定至关重要。因此,这需要结合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及相关证据来作出准确认定。”

对于“网课爆破”行为,刘兆庆认为应分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如果入侵者辱骂师生,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师生的名誉权,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失。

其次,如果情节严重,入侵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应予治安拘留和罚款。

最后,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如果入侵者在网络课堂散布淫秽色情视频,则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王琪还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他所在“爆破群”中的成员们多为中小学生,大多是像他一样跟风或好奇入群的。“有的成员不敢参与爆破,会害怕被老师查到或报警,但总会有人出来‘鼓励’,说反正也未满16岁,就算被抓到也没辙。”

对此,刘兆庆补充道,在我国,尽管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而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造成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公安机关可以责令配合学校采取措施严加管教,有严重不良行为的,也可以进行矫正教育。

在《法治周末》记者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网课软件的操作培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娄宇告诉记者,使用软件平台上网课和开会是疫情时期出现的新事物,不法分子瞄准这一新生事物,发布广告、污言秽语等扰乱课堂、会议的事件屡见不鲜,“河南一教师网课后去世”事件即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按照“谁收益,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软件平台企业的确负有一定的预防和制止责任,学校作为教师的用人单位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方,也负有维护作为教学工具的软件安全、培训教师熟悉和使用软件的责任。当然,这种责任基于新技术产生,属于新型侵权责任,如何确定侵权行为和责任的因果关系以及责任如何承担,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此外,他还补充道,工伤保险遵循无过错补偿原则。因此,无论责任如何分配,本案的教师近亲属都应当获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